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用好科技创新“增量器”武汉打响发宝博体育展新质生产力“发令枪”
发布:2024-02-23 09:03:13 浏览:

  宝博体育2024年春节假期刚过,中国各地已开始“拼开局”。武汉召开“新春第一会”——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这是武汉连续第3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为武汉新一轮创新发展吹响了集结号。

  2022年4月,武汉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创中心和成渝区域科创中心之后,国家批复建设的全国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驱动下,2023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万亿元,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总量达1.45万家,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5%,首次进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全球前十。

  “当前,武汉发展已站上新起点,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武汉科技创新大会指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扎实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汉实践。

  新年伊始,在武汉2024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工程和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两个大科学装置同时开工。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国实现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武汉已建成、在建和谋划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计10个。2023年10月18日,精密重力测量设施通过国家验收,加上前期建成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武汉已建成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2个。

  “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建成后,科研人员将脉冲强磁场技术应用于新能源领域,提出了脉冲线圈阵列时空协同的柔性整体充磁方法,并于2023年9月实现20MW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整体充磁,推动我国风电绿色制造实现里程碑式高质量发展。

  “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团队测量出高精度的G值,被国际同行赞誉为“精密测量领域杰出工艺的典范”宝博体育。团队研制的基准型原子干涉重力仪在2017年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比对测量精度为同类仪器领先。

  此外,“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3个设施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等5个设施正抓紧推进前期工作和预研预制。

  其中,“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相关核心成果产业化形成了全球首台“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获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变结构全数字PET成像装置的全数字临床PET新获批3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全球唯一的脑部专用全数字PET获批1项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局长董丹红介绍,根据《2024年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安排》(下称《工作安排》),武汉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推进神农设施、武汉光源等8个大科学装置建设和预研预制,优化重组和新建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8家在汉湖北实验室多出成果。推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宝博体育。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激励“从0到1”的原始创新。

  为进一步发掘和转化一批颠覆性技术成果,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武汉将首次举办聚焦颠覆性技术的高层次比赛,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和生命两大赛道征集颠覆性技术项目,对获奖项目给予成果转化、重点研发、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立项支持,并对获得国家立项支持的项目,按照国家支持经费的50%予以配套。

  《工作安排》提到,2024年,武汉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500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00家,新增境内外科技上市公司10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50%。

  “武汉先进院”)中试基地二期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在有机硅泡棉中试线前,武汉先进院项目助理工程师王东拿出刚刚生产出来的有机硅泡棉,用打火机点燃,火苗点燃瞬间熄灭,“有机硅泡棉与传统材料相比,有很好的阻燃性”。

  据介绍,有机硅泡棉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高铁、5G信号塔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5年有机硅泡棉市场需求预计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市场体量约30亿元。

  武汉先进院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武汉经开区联合组建,面向材料能源、电子信息、矿产资源等工业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专注新材料研发及其中试工程技术,打造新材料研发转化服务平台。

  在武汉,像武汉先进院这样的备案中试平台已达156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达到20个,让更多新技术“研有所用”宝博体育。

  为更大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武汉今年将继续提升科技企业成果承接能力,实施“育苗、跃升、瞪羚、引领”四大科技企业培育计划,打造10个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推进科技重大专项不少于10项。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7件,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突破2400亿元。

  董丹红表示,武汉将围绕光通信、集成电路等33个细分领域,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建立柔性研发机构(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带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攻克产业链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难题。推动高端医工装备、人工智能等100项成果场景应用,重点支持首台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首轮次工程流片芯片等“四首”产品市场首用。

  同时,武汉市经信局将积极推动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继续发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领头作用。提供硅光芯片中试熟化、模块开发、测试测量、标准定制等服务,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并且在人工智能、工业母机等一批新赛道建设新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近日,武汉出台了以“用”为导向的《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表示,20条细化措施的系统性强,针对校地合作、场景赋能、生态构建、技术交易及服务集成等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关键问题,给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同时颗粒度细,既充分考虑到顶尖人才、创新团队、科技型企业等微观主体的获得感,也体现了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和科技企业培育“最初一公里”问题的切实关注;三是可操作性较强,方案中所有条款都标明责任单位,大部分条款都有明确的量化措施,便于理解和执行。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开放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本和技术基础。

  新的一年,武汉将加快构建开放创新体系,包括在国外先进地区建设5家国际企业创新中心,促进武汉市企业深度融入国际创新体系;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推动建设5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加快汇聚创新资源,不断提升武汉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为了向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武汉还上线试运行了“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通过AI政策管家、AI创新管家、AI金融管家、AI供应链管家四大功能模块,可以为企业精准画像,提供企业创新发展报告、专属科技政策包、潜在资源匹配、投资人预约连线、上下游合作对象导航等服务。同时,“武创通”还为企业搭建起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体系,将武汉全市划分为60个科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服务团队,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推动有组织的创新、有目标的转化。

  此外,武汉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鼓励设立天使投资等早期投资基金,不断提高科技企业融资效率;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有机生命体,今年计划新建创新街区(园区、楼宇)11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创新创业特色街区、特色小镇10个。

  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宝博体育,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0家、专精特新企业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家;认定支持战略科技人才宝博体育、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1000人以上,培育高技能人才8000人以上,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力争成为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城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叶青表示,2024年是武汉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武汉进入“2万亿俱乐部”的第一年。在新的征程中,科技创新依然是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就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营造容错开放、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让各类创新要素在武汉充分涌流。